注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误用药

2008-11-28    已有 人阅读  

日常用药错误导致疗效差、副作用大且不易被发觉,药品说明书与医嘱冲突首选遵医嘱。

  对着瓶口喝糖浆容易污染药液

  以最常见的止咳糖浆为例,张诗军教授介绍:“很多人,尤其是性子急的青少年儿童,在喝止咳糖浆时往往喜欢打开瓶盖,仰头猛喝一口,然后再看刻度表,是否达到剂量要求。”他告诉记者,这种情况非常多见,不少家长对此行为也不进行制止和纠正,认为只要孩子愿喝药就是好事。

  “这样做,一方面唾液与药液混杂回流入瓶内,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患者并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要么达不到药效,要么服用过量增大药物副作用。”他说。他表示,最好的方式依然是将糖浆倒入匙勺中,准确计算刻度剂量服用。

  此外,专家提醒,对于止咳糖浆类特殊制剂而言,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千万不能用水送服,建议喝完糖浆后短时间内(十分钟)不要马上喝水,以免破坏药效。

  服药后立即健身是错误做法

  “大多数市民都知道饭后不要马上运动,但大多数市民不知道,药后也不能立即健身。”张诗军教授向记者介绍,当药物进入人体后,往往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止痛药下肚后不可能即刻止痛一样,因为从服用到吸收、反应,中间有一段时间。”

  专家介绍,在服药期间需要体内有充足的血液参与循环以帮助吸收,如果马上剧烈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从而也会大打折扣。

  西药掰碎吃难以发挥药效

  在家长为孩子喂药过程中,不少幼儿觉得药片太大难以一口吞服,或拒服或重新吐出来。为图方便省事且怕孩子噎着,不少父母会“自作聪明”,将药物掰成几瓣或用水溶解后再让孩子服用,而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严重影响疗效而且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可能。

  据介绍,以常见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而将药物用水溶解后再服用也有同样的不良影响。此外,张诗军强调,某些降血压、调节心律失常的缓释片也严禁掰开服用,否则疗效会大比例丧失。

  “如果医生没有强调将药物掰碎或水溶,而药品说明书上也没具体说明,最好完整吞服药物。”张诗军教授介绍,此禁忌主要针对西药,而中成药在很多时候却可以掰碎或弄成糊状服用。

  “类似牛黄解毒丸等很多常见药丸,大颗量足,但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都无法一次一口吞下。”张诗军介绍,像这类中成药可以考虑用手将药丸分解,揉搓成小颗粒,然后温水送服。为加速产生药效,还可以用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温水服用。“一般而言,中成药分解不会太影响药效发挥,除非医生特别说明。”他表示。

  如何吃药以医嘱为准

  “多药同服、送水过多、颠倒服药时间……很多不被患者重视的错误用药方法正日复一日地被采用,这也是很多药物在不同人身上药效不一的原因之一。”张诗军教授表示,西药、中药等各类药剂均有自己特殊的药性以及要求,空腹服、饭后服、冲服、干服……不一而足。

  “无法用统一的大纲来指导患者如何用药,但最正确的方法只有两条,根据药品说明书指导以及遵医嘱。如果两者发生矛盾,即医生在药品药袋上修改服药方法、时间或剂量,则应首先遵医嘱。因为说明书是按照普遍原则制定,但医生是针对具体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为保证疗效和安全,用药或有目的地进行更改。如果对此有异议的患者,应再次咨询医生再用药。”

相关热词搜索:养生

上一篇:购药注意:四种方法鉴别假药
下一篇:服药前后三十分钟不宜吃水果蔬菜

这么好的内容,赶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