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掌握吃糖的限度

2024-08-22    已有 人阅读  
一提到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肥胖、糖尿病、没有营养。实际上,这些与糖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人们对糖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了表面。

  名医简介: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主任医师营养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营养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国烹饪协会营养专业委员会理事及顾问委员会委员。

  掌握吃糖的限度

  阅读提示:有人以甜饮料代替早餐,有人在饥饿的时候以糖果来充饥,这样做容易导致胃肠胀气、胃酸分泌过多、恶心、反酸等。

  一提到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肥胖、糖尿病、没有营养。实际上,这些与糖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人们对糖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了表面。

  对糖的误解

  ⊙“糖没有营养”

  首先要明确,葡萄糖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必不可少的。而糖的主要成分也是葡萄糖,即可以为人体补充能量的葡萄糖,所以说糖没有营养是不科学的。没有任何一种营养素能够像糖类那样快速提升人体的血糖水平。而且,糖类还是蛋白质的保护伞。

  ⊙“吃糖引发糖尿病”

  在这里,有必要为糖类开脱一下,说吃糖多容易得糖尿病是没有证据的。得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感染、环境、饮食等。可能有的人糖和脂肪摄入过多,引发肥胖,进而患上糖尿病,但这并不能说吃糖容易导致糖尿病。

于康:掌握吃糖的限度

  吃糖要掌握限度

  虽说糖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是维持生命所需的必要物质。但是,吃糖过多,还是会引发很多疾病。

  ⊙龋齿

  吃糖过多,会给口腔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天下养生网)逐渐溶化牙齿表面的珐琅质。细菌腐蚀牙齿,因而就有了虫牙。最好吃完糖漱漱口。

  ⊙维生素缺乏和营养疾病

  大量吃糖后,血糖迅速升高,很快就有饱腹感。这样就会降低食欲,还会影响消化吸收,从而造成其他营养物质的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1的缺乏,久而久之会出现厌食、呕吐、消化不良以及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出现面色苍白、肌肉松弛、抵抗力下降等营养不良症状,还会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另外,糖的消化过程还会消耗大量的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影响视力

  糖是产酸食物,会中和体内的钙、铬等碱性元素。而这些碱性元素是保持眼球弹性的材料之一,并能协助维持正常眼压。从这个角度讲,吃糖过多,血糖升高,容易导致近视。

  吃糖四禁忌

  ⊙餐前不宜吃甜食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吃完甜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感觉到饿。甜食的特性就是可以延缓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抑制食欲。正餐进食量减少,摄入营养物质不足以满足人体所需,会引起营养性疾病。因此,餐前1小时应该禁食甜食。

  ⊙餐后不宜立即进食甜品

  餐后人体血糖升高,胰腺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如果再大量进食甜品,会给胰腺带来很大负担。长此以往,会导致胰腺病变。因此,餐后不宜立即进食甜品。

  ⊙空腹状态不宜进食糖果甜品

  有人以甜饮料代替早餐,有人在饥饿的时候以糖果来充饥,这样做容易导致胃肠胀气、胃酸分泌过多、恶心、反酸等。

  空腹的时候进食糖果,血糖迅速升高,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来降血糖,(天下养生网)结果可能导致血糖过度下降,出现低血糖反应,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部分人不宜吃糖

  肥胖的人、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差、胃炎胃溃疡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高脂血症患者和冠心病患者都不易进食糖果。

  每天吃多少甜食

  每天吃糖的总量不能超过50克。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一般每天摄入的糖不会超过这个标准,即使食用蛋糕、巧克力,也不会超标。而对于比较肥胖的人来说,应该尽量控制能量的摄入。

  人对甜味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即使给一个出生没几天的婴儿喝糖水,他也会高兴。(天下养生网)糖作为一种能提供能量的食品,在我们考虑膳食平衡的时候也应该把它考虑进去。保持身体健康,不致肥胖的根本之道是摄入能量少于或等于支出的能量,在这个基础上,适量进食糖是没有问题的。(今日不养生、明天养医生,关注微信公众号:天下养生网(tianxiayangsheng) 永久免费,让养生变得简单、愿健康永伴您身边!)

相关热词搜索:营养师 健康饮食 零食

上一篇:于康:晨起喝杯淡盐水对吗?
下一篇:首席健康专家谈蔬菜防癌

这么好的内容,赶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