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4道难题,该怎么解?

2014-12-27    已有 人阅读  
  人生4道难题,该怎么解?愈投注在眼前的事物上,就愈容易陷入狭隘视野与思考盲点中。我们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有意无意浏览到的一本杂志或书,忽然一段文字跃然而出,在心底引起深刻...

  人生4道难题,该怎么解?愈投注在眼前的事物上,就愈容易陷入狭隘视野与思考盲点中。我们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有意无意浏览到的一本杂志或书,忽然一段文字跃然而出,在心底引起深刻的共鸣,从此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

  当你有很棒的创业点子,却害怕这、害怕那……

  英国维珍集团董事长理察.布兰森:不做错,就永远不会做对!

  英国维珍集团董事长理察.布兰森(RichardBranson)在新书《LikeaVirgin》中指出,当你因为害怕犯错而裹足不前,将什么也不会得到。

  1970年,布兰森创办维珍集团,(天下养生网)最初只是经营唱片邮购的小公司,但事业版图从唱片、航空、铁路、通讯……一路扩张,目前旗下超过400家公司、横跨8个产业、凈资产80亿美元。

  但布兰森坦言,自己发展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例如他在1990年代曾推出维珍可乐(VirginCola),试图抢占可乐市场,最后因产品不比人强无疾而终。

  即使如此,他仍强调,拥有「触底反弹」(bounceback)的信念最重要,也就是能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成为下次卷土重来的养分。

  最近一个布兰森让自己触底反弹的例子,是在2003年,维珍理财(VirginMoney)进军澳洲推出信用卡服务一事上。当时推出的信用卡虽然受到消费者欢迎,却因为和发卡银行的合作出了问题,不得不终止服务。但他不气馁,3年后改找花旗银行合作,再度在澳洲推出信用卡与在线储蓄账户,终于持续发展到今天。

  他对年轻创业家最衷心的建议是,开一家新公司绝不可能毫无风险,「但你必须相信你正在做的事,100%的投入,并准备好迎接挫折。假如你一开始就预期最后会失败,10次里有9次就真的会失败。」

职场4道难题,该怎么解?

  当你想尝试一个自己毫无学经历的新领域……

  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准备好「在石头上也要坐3年」的气魄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他在念高中时,对建筑产生兴趣,但因为家庭经济因素,加上从小学业成绩不好,最终放弃考大学。

  安藤忠雄却没有放弃自学。他买来大学建筑科系的教科书,并透过函授课程,白天打工、晚上念书,一年内将建筑系学生要花4年才能学完的知识,拼命塞进脑袋里头。

  「坦白说,这些书的内容我有一半看不懂,」他在《建筑师安藤忠雄》一书中回忆。再加上没有可以切磋学问的同学和指导老师,(天下养生网)内心充满不安与孤单,但为了心中的理想,他熬了过来。

  这样的精神,他后来也运用在准备一级建筑师执照考试上,「总之就是以『在石头上也要坐3年』的气魄努力贯彻。」

  「在石头上也要坐3年」是句日本谚语,指无论多冰冷的石头,坐上3年也会变暖,用来形容无论多困难,坚持到底便会有回报。

  1969年,自己成立事务所的安藤忠雄,面对工作上的难关也是相同态度。他知道没有学经历,案子不会自己找上门来,于是一边报名竞图比赛,一边画设计图,主动找空地的土地所有人提案。

  「工作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抱着这种想法的安藤忠雄四处寻找机会。学经历不等于成就,只要打死不退,过去冰冷的人事物,终会有被自己温热的一天。

  当你在工作上陷入低潮……

  世界全垒打纪录保持人王贞治:用练习来克服不安,并记下「对的感觉」

  在加入日本读卖巨人队的第7年,(天下养生网)王贞治曾短暂陷入打球低潮,出场打击35次却没半支安打,「比刚入团第一年,26次打击完全没有安打、被讥为『三振王』时还要严重。」他在《悸动!我的野球人生》一书中提到。

  前一年才刚缔造在一球季内轰出55支全垒打纪录的王贞治,对此非常不安。球团监督担心他是因为练习过多、状态才会下滑,但为了降低心中的不安,王贞治反而更加疯狂练习挥棒。

  他知道状况下滑是选手的宿命,有人选择休养来应对,「但我却害怕休息,我没有勇气去休息。」

  同一时间,他开启了写笔记的习惯。「我有几次瞬间会突然理解什么叫作打击这一回事。……但那样的『感觉』马上就会消失。」因此,他一想到什么,便立即记录在笔记本里,有打击技术上的自我提醒,也有精神层面的喊话,「就算是重复也没有关系,要不断地追加写上,一注意到什么事情,马上就写。」

  后来在上场比赛前,王贞治都会在休息区对着镜子不断挥棒练习,并且仔细确认自己的姿势,是否符合笔记上的要求。

  光靠脑袋思考如何摆脱低潮,对王贞治来说是不够的。实际动手练习、尝试,然后把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下来,才是他日后不断跨越障碍的关键。

  当你发现日子过得太安逸……

  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重新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时候去冒险了!

  出生于父母皆为音乐家的家庭,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从小就展现天赋,9岁即登上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一路受到众星拱月般待遇的马友友,却在就读哈佛大学2年后,遭逢内心巨大的空虚感。

  当时马友友19岁,受邀到纽约市92街的犹太人青年会(YM-YWHA)演出。那是相当重要的文化中心,常举办活动,邀请政治人物、作家与音乐家出席。(天下养生网)为达到完美演出,他刻苦地练琴。

  音乐会一结束,全场观众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但当马友友走下舞台时,心中却只有落寞。

  多年后他回忆:「当时的我竭尽全力、挖空心思想办一场『完美』的音乐会。但是当我坐上舞台,一『音』不差地演奏时,我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一直往计划好的路上走着,这有风险吗?没有。」

  他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发现他的表演计划过于严格,只注重结果,却忽略了过程。马友友决定重启冒险精神,就像当初申请哈佛时,毅然选择人类学系而不是音乐系一样。他要享受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更深入地探索音乐对他的意义。

  后来的马友友,不断尝试新的音乐领域,譬如与爵士钢琴家合作跨界专辑、参与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演奏、推出揉合东西方乐曲的「丝路计划」等等。

  在每一次的新作品上,他不见得都能获得满堂彩,但对马友友而言,正是这些冒险丰富了他每一天的生命。

相关热词搜索:心理养生 职场

上一篇:为人处事——人脉10语录
下一篇:跟着庄子学识人

这么好的内容,赶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