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口服药能长个是“忽悠”
过年了,孩子们迎来了愉快的寒假,很多家长开始着急孩子的身高问题。上午,记者从青医附院专门针对矮小症举办的义诊活动上了解到,岛城青少年中矮身材比例正在逐年增加,目前已达到3%。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没有及早发现或轻信药物增高产品延误了治疗,专家提醒生长激素口服不能达到增高效果。
家长不懂矮小症
耽误了治疗时机
家住大学路的琳琳(化名)今年十五岁了,只有一米四七的个子急坏了妈妈李女士。据李女士介绍,琳琳这个身高已经维持了近半年了,由于琳琳是个女孩子,李女士一直觉得稍微矮点不要紧,很可能是晚长,当听医生说孩子的股沟已经封闭,失去了药物治疗的机会后,李女士一下子傻了眼。“我以前并不知道医院可以检查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更不知道身高是可以治疗的,这下可把孩子耽误了。”李女士告诉记者,按照她和丈夫的身高,孩子至少应该能长到一米六以上,所以他们才没太重视。同琳琳相比,只有3岁的田田(化名)就幸运多了。走上身高测试仪,田田的身高显示同一岁的小朋友差不多,只有76公分,是明显的生长激素缺乏症,但由于年龄小,田田在接受治疗后身高很有希望“追上”同龄小朋友。
青医附院儿科主任李堂介绍,很多家长不了解矮小症和生长素,孩子个头矮了就猛吃补品,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长个有点晚,等两年就好了,“这些原因都导致孩子在关键时期丧失了身高增长的机会,甚至带来一系列心理创伤。”李堂说,临床调查发现,因身高问题带孩子就医的家长中,有半数根本不了解矮小症和生长素,也不知道生长素缺乏会导致个头不长,反而简单地认为营养是长个头的唯一原因。
口服药
能长个是“忽悠”
“受天气影响,这两天前来义诊的患者不是很多,但经我们确诊的矮小症患者已达二十几例。”据李堂主任介绍,临床调查显示,岛城青少年中矮身材比例约占3%,根据青岛市人口基数和发病率推算,全市14岁以下人群中,矮小者达4万人,而多数家长对于矮小症还并不了解。“有些家长忽视了孩子长得慢的问题,更多家长则是选择擅自治疗。”李堂告诉记者,这些擅自治疗的家长多是认为孩子营养不良,给孩子服用一些助长高的药物。事实上促生长药物口服无法达到效果,只有科学注射才能及时补充生长激素,促进正常生长。
李堂主任表示,从全省临床矮小症的治疗情况来看,有近八成的矮小儿童治疗过晚,患矮小症的孩子开始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矮小症患儿在4岁左右到正规医院儿科、内分泌科及时治疗,是有望达到正常身高的,如果错过治疗时机,这些孩子将终生与矮小为伴。他遇到过不少带孩子前来就诊的家长,说花多少钱治病都愿意,但是一查才知道孩子骨骺已经闭合,追悔莫及。
“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李堂说,孩子的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用药的剂量越小,所花费用也越少,等到发育后期如15-18岁时再治疗,此时骨骺接近闭合,生长潜力很小,已不再可能达到理想身高。
身高标准
测定是否是矮小症
据专家介绍,针对身高的判断临床统计有一个身高标准表。凡婴幼儿期(3岁以下)的生长速度低于每年7厘米,儿童期(3岁至青春期)生长速度低于每年5厘米,青春期低于每年6厘米的都有可能属于身材矮小,家长应该注意关注孩子的身高,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和治疗。此外,家长在测量身高时应注意测量标准,3岁以下测量卧位身长,3岁以上测量立位身高,赤足免冠背靠立柱,尽量保持同时间、同测量仪器、同一测量人。
专家表示,儿童发育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胎儿到2岁的生长快速期,通常出生后第一年长25厘米左右,第二年长10厘米左右;第二阶段为3岁到青春期前的生长速度减缓期,每年长5—7厘米;第三阶段为青春期生长加速期,男孩增长25—28厘米,女孩增长23—25厘米,家长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的孩子身高是否矮了,以8岁孩子为例,男孩应为130厘米,女孩应为128.5厘米,如果偏差过大,孩子就有可能患有矮小症。
上一篇:乙肝小三阳的汗液会传染吗?
下一篇:中医养生:保健六大身体部位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