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发病呈“一高三低” 忌乱吃药
2011-07-25 已有
人阅读
每100人中就有近6名患者,且发病率还在逐年攀升;
大部分人从未听说过它,得了病也不知道;
多数患者选择常年忍受疾病侵扰或者自行服药,主动就医率不足10%。
这种病就是胃食管反流病。
发病呈现“一高三低”
王女士经常被胃部不适所困扰,有时咽部还会有异物感。起初,她以为是自己工作劳累,饮食不规律所致,并没把这些不适放在心上。但随着天气转冷,王女士常常觉得有烧心的感觉,饭后消化不良,胃里的食物会出现反流。王女士找出家里的胃药,可吃了好几天,症状还是没有改善,渐渐地,睡眠质量也受到影响。忧心忡忡的她走进医院,经过消化科医生的仔细询问,她才知道自己得的病叫做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它的主要症状就是反流、烧心(胸骨后区域的一种烧灼感)。该病轻则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重则会并发返流性食道炎、食管狭窄、吞咽障碍、食管腺癌等疾病。
目前,胃食管反流病正呈现出发病率高、认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即“一高三低”的特点。
四方面影响生活
调查显示:胃食管反流病会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睡不着 高达8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烧心引起的睡眠困难。
吃不香 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认为该疾病从实质上影响了他们的饮食习惯。为了避免进食可能会引起烧心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食物选择范围。
做不好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玩不好 胃食管反流病也影响人们的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
年轻患者很少主动就诊
胃食管反流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高发的慢性病。调查显示: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约为5.77%,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的患病率则高达16.98%。然而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较高的就诊意识所不同,有半数患者并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袁耀宗教授告诉记者,前来就诊的多为中老年患者,而该病的另一高危人群———中青年人的就诊率却令人堪忧。
随着饮食方式的改变以及日益加重的工作压力,中青年人已成为胃食管反流病“侵袭”的重点对象,工作节奏加快、不规律的饮食、强大的精神压力等都可能成为诱发该病的因素。然而这些为事业而忙碌的人,每当出现症状时总是忍着不看病,或到药店自行购买胃药,只有不到两成的上班族患者会主动到医院就诊。
袁耀宗教授呼吁:中青年人出现烧心、反流等症状时,千万别为了工作而耽误病情,要尽快到医院的胃食管反流专病门诊或消化科就诊。自己乱吃药可能会引发相关并发症,如食管炎、出血,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哮喘、喉痉挛、窒息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发展为食管狭窄,甚至诱发食管腺癌。
患者容易走错门诊
多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表现出烧心、反流、胸痛等不适,但也有不少患者则表现为反流性哮喘、反流性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失眠等症状。这是因为胃酸反流至食管后可能会继续向上,进入肺部,引起反流性哮喘,到喉咙口则会引起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及反复咳嗽。调查发现:将近30%的患者并未出现常见的烧心、反流症状,而仅表现为咽部异物感。
正是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复杂多样,导致患者走错门诊的事情时有发生。袁耀宗教授说,在门诊中总是会接到不少从呼吸科、心内科等科室转过来的病人。因此,他建议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失眠、顽固性慢性咳嗽、成年后出现哮喘(非过敏体质)和胸骨后不适,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的,就应当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别被胃镜报告“欺骗”
有些人患病多年都无法查出胃食管反流病。这些患者虽然有明显的症状,但通过胃镜检查却显示一切正常,因而忽视了治疗。
袁耀宗教授说,这是因为有60%到70%的胃食管反流病在内镜检查中并不会表现为食管黏膜糜烂。因此,胃镜报告显示正常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患者就诊时应该将自己的症状详细地告诉医生,医生会通过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来进行诊断。一旦确诊,可以对症服用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绝大部分患者在8周后都能有所好转。
相关热词搜索:胃食管反流
上一篇:虫草鸭:滋补、食疗佳肴
下一篇:花生+熟大枣 超有效养胃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