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治病,仅有药和刀是不够的

2011-02-10    已有 人阅读  
 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医生,三句话说死了一个病人。第一句:你的病呀,来晚了。病人一听就急了,赶紧求他:大夫呀,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求您想想办法吧。这时,大夫来了第二句:你这个病呀,没治了。病...

     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医生,三句话说死了一个病人。第一句:“你的病呀,来晚了。”病人一听就急了,赶紧求他:“大夫呀,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求您想想办法吧。”这时,大夫来了第二句:“你这个病呀,没治了。”病人又求他。大夫的第三句话是:“你早干吗去了?”病人听完这三句话,好像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心想完了!他眼皮耷拉着,头都抬不起来了。回到家,家人一看他这样子,忙问这是怎么了。病人说:“大夫说了,我来晚了,没治了,我早干吗去了。”他上午11点半离开诊室,下午4点嘴唇发紫,晚上8点进急诊室,第二天凌晨2点就去世了。
 
 
    时下,在我们的医院和医生那里,只见药物和手术刀,而“三冬暖”的“良言”几乎成了绝对稀缺的资源,医生给患者看病时“说得少、问得少、听得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在频频发生的医患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所占比例不到20%,80%均缘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
 
    现代医学水平已经发展到相当高度,但由此而来的“唯技术”化倾向却偏离了医学的根本目的。人文关怀缺失、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中心论等现象的泛滥,使得原本神圣洁净的医学成为现代人们诟病的对象。技术进步的同时,人文精神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张扬,这是现代医学面临的巨大困境!
 
    我们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讲过一句名言,他说医生有三大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之所以把语言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在他看来,医生的语言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面对患者,为什么医生的语言胜过药物,比刀子还厉害呢?这其实是暗示效应。良好的暗示产生非常好的作用,医生几句好话,病人马上眉开眼笑,精神就好,走路也轻快。
 
    笔者亲历的一个案例中,有一个近50岁的徐姓男子,患胆囊癌,已一年余,经中西医结合零毒抑瘤治疗病情已稳定下来,但他生性胆小、敏感。他一般2周一复诊,有一次复诊前,他妻子先悄悄与笔者耳语:“这两周,小徐情况不好。”笔者问道:“何也?!”她答曰:“您每次看完舌苔、切完脉、问完诊,都会说一句‘不错’,上次您可能患者太多,没说什么激励的话就开方了,他回去想,主任没说我好,我肯定出问题了,这两周就一直在犯嘀咕,吃睡都受影响了……”笔者恍悟,轮到给徐先生就诊时便格外认真,切脉、察舌、问诊完毕,拍拍他的肩膀说:“舌脉都不错,你其实恢复得很好的,你如还有怀疑可复查一下血象等,相信一定不错,上次因为忙疏忽了,对不起……”徐先生听毕,憨厚而尴尬地笑了。一句“不错”,一切也就恢复了。
 
    美国医学哲学家图姆斯也曾认识到,医患之间的沟通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双方处于“患者的”体验和“医生的”观察两个对立的世界中。在医患关系中,生活的体验与这类体验的科学说明之间存在的根本性分歧,这直接与疾病的现象发生冲突。常可表现为医生对患者世界的漠视,甚至是根本的“歪曲”。而良好的语言沟通就是要让医生和患者能够互相进入彼此的世界——医生体会到患者真切的疾苦;患者领会到疾病发展变化的自然过程。
 
    所以,一个好的医生一定是生活经验丰富的医生,他知道人体各种功能的缺失或降低给生活带来的麻烦。他能从教科书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病患的痛苦感受。他能从科学主义的樊笼中摆脱出来回归到日常生活的反思,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类比过程。这样也就能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起一个共同的意义世界。
 
    医学是科学,同时也是人学。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不能把人体当成机器,不能把疾病当成是机器出现的故障,而要看到病人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要看到在疾病状态下病人躯体和心理对情感的需求。所以说,面对病人能否为他作出最优化的治疗决策,首先取决于医生的文化底蕴、道德良知,其次才是专业技术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疾病 心理

上一篇:维生素E能增加肌肤抵抗力
下一篇:用药支招:吃药别听病友瞎支招

这么好的内容,赶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