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下滑

2009-02-07    已有 人阅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滑——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辛自强博士带领的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课题组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模式进行了6项研究,内容涉...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滑——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辛自强博士带领的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课题组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模式进行了6项研究,内容涉及心理问题、焦虑、抑郁、自尊等,研究的结果收录在《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一书中。有关数据大致表明,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消极的心理特征,如心理问题、焦虑水平、抑郁水平等逐渐增多或增高。例如,从1992年到2005年,青少年的焦虑得分增加了约8%,敌对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从1989年到2005年,抑郁得分增加了约7%。同时,部分积极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却在逐渐下降,从1997年到2007年青少年自尊得分下降了11%。
 
    课题组结合统计结果分析后认为,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提高,而是随着负面社会问题的增多而明显下滑。
 
    辛自强认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下滑这一现象,凸显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管国家已经要求有条件的各级各类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但很多学校因为一些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有效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课题组认为,心理健康水平的下滑其根源不在教育本身,而在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的增加,如贫富分化可能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分化并下滑。因此,至少可以由历年的负面社会指标如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等的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变化加以预测。
 
    据悉,关于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变迁,目前尚无大规模的长期追踪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上一篇:长春:应届毕业生心理咨询呈上升趋势
下一篇:《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引发质疑 三问“标准”

这么好的内容,赶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