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反映“新都市人”实况 求生存先调心态

2011-01-07    已有 人阅读  
专家支持:孙嘉仪 知音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师 廖丽娟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考评员 南湖职校心理高级教师 一部电视剧《蜗居》延伸出了无数的话题。虽然剧中并没有直指哪个城市,但是不少在大城...

    专家支持:孙嘉仪 知音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师
 
    廖丽娟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考评员 南湖职校心理高级教师
 
    一部电视剧《蜗居》延伸出了无数的话题。虽然剧中并没有直指哪个城市,但是不少在大城市奋斗的“新都市人”,却感觉电视剧里的故事,很多就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从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这个群体内心挣扎的自卑、无奈,而心理专家则以剧中人物为例,剖析了新都市人可能遇到的内心困扰,并给出了建议。
 
    事件回放
 
    《蜗居》在北京影视频道播出时创下北京地区平均8%的超高收视率,主人公郭海萍在剧中非常经典的一段话:“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二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手机电话费二百五,还有每期水电费二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开始,我每天至少进账四百,这就是我生活在这个大城市的成本。”这段形象的描述,引发了很多人共鸣。业内人士认为:“《蜗居》讲的是外乡人在大城市求生的故事,观众看到的不是海萍、海藻,而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朋友被搬上了荧屏,所以《蜗居》才会在各大论坛引发大讨论。”
 
    关键词
 
    海萍 内心自卑需要房子证明自己
 
    《蜗居》中的海萍算得上是“奋斗”派的代表人物。选择来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发展的年轻人,大多都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不过,要在新的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与位置,肯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体验更多的孤独与艰辛。在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获取自己想要的成功之前,他们中的不少人,需要先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自卑心理,是很多新都市人需要克服的障碍。孙嘉仪分析说,海萍那种不择手段的奋斗方式,极力要买房的心态,反映出了她内心极度的自卑感。在她看来,只有拥有了房子才算真正被这个城市接纳了。“而且她要买的房不是一般过得去的那种,还是万般挑剔的,看得出,她有极其强烈的攀比心理。”
 
    因为自卑,所以贪小便宜,从最初理所当然地用掉海藻结婚的钱,到后来把妹妹推出去做二奶只为了自己的房子……是电视剧《蜗居》中虚构的人物海萍的内心写照。而现实生活中,却的确有人因为自卑,所以没有安全感,于是夸大一切可能存在的困难,并把已经到手的一切抓得紧紧。
 
    在平时的咨询中,曾有新上海人向孙嘉仪讲述在上海的艰辛。当被问及:“假如在上海那么辛苦,你愿意回去吗?”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孙嘉仪说:“我试图暗示他,其实中国还有很多生活节奏没那么快,比较惬意轻松的城市。不过他还是选择上海。他的理由是上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学到更多东西,信息技术发达。此外,上海的公共服务部门办事效率高,官僚气息比较少,在很多细节上都让人觉得很舒心。”
 
    留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工作生活,新上海人们有着自己的挣扎。孙嘉仪提醒说:“在上海生活是需要努力奋斗的,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但是也不能太过。不要只想实现个人的目的而忽略身边人的需要。为了明天而不顾今天是非常不理性的。”
 
    关键词
 
    海藻 习惯了依赖永远需要避风港
 
    《蜗居》中的海藻是与姐姐海萍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典型。电视剧中的情节是,海藻的妈妈意外怀孕才有了她,原本打算打掉,但是海萍坚持要妈妈留下肚子里的孩子。这才有了海藻。在家里不受父母重视的海藻,从小就很懦弱,在姐姐的庇护伞下成长。为了和姐姐一起圆梦,她考大学时考到了姐姐所在的城市,毕业后留了下来,过着有点憋屈的生活。为了姐姐的房子,她和宋思明走到了一起。之后,海藻也住进了宋思明为她安排的房子,过上了看似安逸的生活。
 
    在我们的城市中,有很多像海藻这样,去到姐姐所在的城市,在姐姐照应下谋求自己的发展的人。这部分新上海人中的确存在着海藻这样依赖型人格的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他们内心里更需要一个“避风港”。
 
    孙嘉仪分析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个自小就不被自己父母重视和尊重的孩子,内心深处是没有自我的。《蜗居》中的海藻就是这样一个不懂自尊自爱的女孩。她小时候依赖姐姐海萍,后来依赖情人宋思明。“但凡你在经济上、精神上、心理上对他有所依赖,你就无法对于他是否适合你作出客观评价。对一份感情是否值得托付,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你先实现个人独立,财务自由,生活自理。”
 
    关键词
 
    房子 小空间里的上海人并不排外
 
    有人说一部《蜗居》说的都是房子的事。而房子也是上海等大都市里最热门的话题。寸土寸金的上海,人们对房子更是有着一份特别的情结。对于这种情结,廖丽娟分析说:“上海人,中国人,或者说亚洲人,就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比较起来,相对更希望拥有自己的房子。这样才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房子似乎就是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和质量的代名词。房子大,生活的空间就大,质量就更高。房子小,空间小,质量就低。如果没有房子,就有很强的漂泊感,也就有了生存的焦虑和危机感。”
 
    有人说,上海人的居住空间狭小,因此使得上海人多了点狭隘,不过,自称是新上海人的廖丽娟却有不同的看法。她分析说,上海人以前的房子小,用公共的厨房和卫生间,本该隐私的空间变成了公共空间,隐私的概念扩大,所以才会穿着睡衣出入公共场合。隐私的概念被模糊,公共的概念也被模糊。与这个相对的,比较积极的状态是,上海人更懂得维护自身的人际心理距离。在与上海人交往中,能感受到上海人更谨慎、更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朋友之间交往,较少引入到家庭中,泾渭分明。谈论的话题,较少涉及个人隐私。“因为空间狭小,反而使得这个文化下面的人的内心有更强的接纳性。所以我一直觉得上海的文化是保守和开放的矛盾结合状态。”
 
    有一些新上海人发展不太顺利,会抱怨上海人排外,上海文化排外。对此,孙嘉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群体中去,自然会产生疏离感,这种疏离并不是人家在排斥你,而是自己还不能很快融入而已。人家说着地道的方言聊着最感兴趣的话题,你在一旁听不明白也插不进嘴,那种滋味的确是不好受的。”
 
    孙嘉仪建议说,既然选择到一个城市求生存寻发展,就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给自己一个长一点的适应期,抱着乐观、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跟周围每一个人接触。

相关热词搜索:都市人 蜗居 心态

上一篇:众多失眠患者有抑郁症 医生荐“运动+冥想”疗法
下一篇:破解女人的幸福密码:亲子关系的毒药

这么好的内容,赶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