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自己为何格格不入?
典型案例:
老师好,我是一名高一女生。我觉得生活很压抑,内心很孤独。在初中时,我有几个好朋友,但上了高中后,我就几乎没有朋友了。我校是一所重点中学,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能力很强,看她们嘻嘻哈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我成绩中等,在班上属于不起眼的那种吧。有时觉得这样也挺好,但有时又觉得生活太灰暗了。 ——小嘉
解答: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心理特点也在发生变化,有些在初中时愿意和朋友说的话,到了高中就不愿意说了。这其实也是个体成熟的一个表现。这个阶段个体会面临自我调整的问题,将要处理三对矛盾:“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过去的我”与“今天的我”、“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处理好了这些矛盾,就能建立自我同一感,否则就会出现角色混乱,找不到真正的自己,不明白“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然,完成自我统合的发展任务离不开个体与外界的交流,所以处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要注重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条件去进行统合整理,化解成长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在与外界的交流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1)克服自卑心理。成绩是评价一个人学习状况的指标,但不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不能因为成绩一时不理想而否定自己的全部,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当我们认为成绩不好会被人看不起时,往往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他人身上,事实上别人并不是这么想的。
2)适当的自我开放。只有把心打开,阳光才会进来,人与人的交流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希望别人走近你,那么你就需要敞开心扉,主动地与人交流。如果总是心门紧闭,那么只会永远把人拒之门外。
3)正确的看待自己和别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对于别人的长处,我们要学会欣赏,对于别人的短处,我们要学会包容。对于自己的长处同样要发现并不断肯定,对于自己的不足,要努力用行动来改善。
4)适时的关心他人。在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中,一声热情的问候、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灿烂的微笑,都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它能给人温暖,让人容易接近。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关心一下或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都会让对方心存感激。
如果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相信你会慢慢融入同学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