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如何轻松走进高考场
“现在70%的考生大脑使用过度,而多做一些体育运动,不但能缓解紧张感,还能增加手脚的协调性,能让考生更好地进入考试状态。”
眼看高考将近,记者昨天从各医院心理门诊部了解到,最近医院每天都会接待不少临近高考的考生前来咨询,医生说考生大多都是反映心理紧张,害怕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心理压力太大等。
考前用脑过度 不妨多做运动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高级心理咨询师李国瑞认为:很多考生每每想到即将到来的高考,心就会剧烈地跳动,同时还会觉得身体不舒服,思绪烦扰,注意力难以集中。这就是典型的考前过度焦虑的症状。考生考前产生焦虑、紧张是一种正常现象,适度焦虑可以令人精神集中,不受外界干扰。但是倘若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听课和复习,还会妨碍考试时的发挥。要克服以上症状,不妨可以尝试以下小策略:
1、增加运动:
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做一些有氧运动,这是缓解过度焦虑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运动能使人体内有益的神经递质分泌增多,这些神经递质能缓解过度焦虑,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
2、学会自我放松: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放松训练是应对过度焦虑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当人体处于过度焦虑状态时,通常会出现呼吸变浅、变快、肌肉紧绷、脑子一片空白等现象,因此,腹式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引导性想象等放松训练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经常被应用。
3、合理增加营养:
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是相互影响的,健康的体魄可以有效地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比如焦虑情绪。适当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孩子补充一些天然营养品鸡精,每天一瓶,能有效地缓解疲劳,同时降低人体内引起紧张的相关物质———皮质醇的浓度,改善过度焦虑,缓解压力。
4、心理暗示:
对于考试的过度焦虑和紧张,教会学生运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尽量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起到缓解心理焦虑的作用。比如“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只要正常发挥就行。我这一次一定可以!”而不要说:“我不要紧张,我不能紧张。”后者就是消极暗示。当然家长可告诉孩子某些饮食对考试发挥很有好处,让孩子接受这种暗示,从而也能起到一定的安慰剂效果。
如果考生焦虑情况十分严重,应当去寻求咨询心理专家的帮助,得到相关的专业指导。
专家提醒:高考期间五大注意事项
“家长和孩子不要谈论高考、考生考完后不要对题……”高考专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提醒家长考生高考期间五个注意事项。
提醒家长:家长别陪考
高考期间是否送考,应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而定。有的孩子认为,家长不离左右陪着,自己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但有的考生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总之,家长在决定是否送考时,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甚至送考人是谁,也应由孩子来“挑选”。
提醒家长:莫问答题事
家长情绪稳定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不利于考生良好心态的建立。这两天,家长不要和孩子谈论高考的事,不要问孩子考得怎么样。
提醒考生:午睡半小时
上午考完后,休息一会儿,吃午饭。午饭后不要马上睡,稍微活动活动,散散步,听听音乐。午睡30到40分钟即可。家长一定要提醒考生,以免考试迟到。
提醒考生:考完别对题
考完就完,考一科少一科,不对题,不与同学讨论答得对还是错。同学如果主动跟你讨论,也最好婉言谢绝,这样对双方稳定情绪都有好处。
提醒考生:关注下一科
每科考试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调整考试对策和考试心态,以利于再战。考得好的,要防止骄傲自满,不要以为“高考就这样了,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样会掉以轻心,影响到以后几门考试。考得不好也不要灰心,后头还有好几门呢,把后面几门考好,比什么都重要。
上一篇:假如你网恋了怎么办?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情结的思考